自我如此广大,爱情无法填满。

[死亡诗社]一场浪漫的抗争

语文作业,一不小心写多了,本来没想写超过一千……

不是很喜欢这部电影,但是要交作业就写了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一些观点才过了几天之后就觉得幼稚(笑

感觉发出来会被查水表,就纯属一无脑愤青应付差事,希望张教授不要找我麻烦(笑

>>>

一场浪漫的抗争

我始终记得,在那个静谧的夜晚,一群男孩子打着手电筒在漆黑的森林寻找那个洞穴的场景,他们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生怕暴露在学究和腐儒前。他们对这僵化的体制做了一次大胆的背叛,对这沉寂的社会做了一次彻底的出逃。在基廷的精神引导下,孩子们的热情终于从那制\度\森严的校舍里被释放出来,飞向那黑夜笼罩的树林,栖息于隐秘的洞穴,栖息于古代已故诗人们的浪漫里。

这是一场用浪漫主义反\抗的斗\争。

基廷成为僵死的体\制中的变数,让孩子们立即何为浪漫与理想,让他们从书本、教条、无条件服从里活出自己青春的模样。基廷成为一个英雄式的人物——充满美\国\式的自由精神,成为一名船长,在无数阻力中固执地带领他的水手开着那艘名为“及时行乐”的船。

可作为一步反思教育的影片,英雄式人物的悲剧成为了这场反\抗的结局,使得教育与自由的矛盾的激化摆上台面,更加体现它想要表达的主题。

尼尔是基廷教育的忠实拥护者,他第一个提出重建死亡诗社——这一情节之前发生的事情正是他在父亲的压力下被迫放弃校报社团的职位,这无疑是一场尼尔对于无法表达自己意见的思想上的抗\议。当他认为“他一生的理想就是演戏”之后,理想和父母管束之间的矛盾更加明显,这也是尼尔成为无数青少年的缩影,他的困惑与挣扎代表着一类人的挣扎。基廷的鼓励是他“做自己”的动力,这“你应该告诉他你的想法”的建议给观众的是一次激励,但对于十多年来从未习惯表达自我强烈意愿的尼尔,这仍是过于理想化的建议——他在与父亲的对峙中败下阵来,他仍丢不掉父亲强加于他身上多年的期许。

最后,尼尔为自己戴上话剧中的道具帽子,仿佛最后一次为梦想加冕,也在为一场个性的泯灭而做了一次最后的哀悼。他的少年意气最终使他逃避了以后的矛盾冲突会带来的痛苦,走向死亡诗社所歌颂的先人所在的世界。这一结局无疑经过了艺术化的处理,使其带上了更加浓厚的悲剧色彩,也带上更有警示意味的普世之理,用一场少年与世界的决裂宣告一次反抗的失败——之后的努安达被退学、基廷遭到开除都是在反映这次斗争的两个结果:顽固的离开、忍辱的留下。反抗军被镇压了。

但是这就是结束吗?这只是一场声泪俱下的控诉吗?

当听见学生们说“序言被撕掉了”之后,基廷笑了。这一笑本可以成为影片的结尾,而之后,导演用了无数快速切换的镜头,视野迅速闪动,孩子们站到桌上去,用一种基廷教会他们的角度——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俯视教条的老师。他们喊出了反\抗\军最后的宣言:“噢船长,我的船长。”

这一幕,若是所有学生都站了起来,无疑就是一场刻意的煽情,一次导演的自我满足。

而影片没有。

一部分的学生仍然坐在位置上,低着头。这是一种真实,更是一种温和的讽刺和反思——当孩子都在思\想上被彻底\压,这场解\放学生天性的抗\争,到底要持续多久?

不可否认,我并不完全赞同片中观点。我意识到基廷将孩子们的热情放飞的方式在于:向一群荷尔蒙正旺盛的男孩输送浪漫、自由的重要,而避免告诉他们现实——他们从不学现实主义的诗歌。然而我认为本片对于我们最大的价值在于自我认识的重要——这部影片拍摄于八十年代,用来反思五十年代的教育。近半个世纪过去,我们却仍处于片中描述的那个世界中。

我们的领导仍然认为这么大的孩子能有什么思想、升学率就是一切、传统最为保险……更令人深思的是,批评——甚至连反思的声音都被或多或少压\制、掩\盖。当整个社会害怕反省,我们的精神死亡还有多远?我们的教育改\革永远害怕触及根基,而一栋即将倾坍的房子,不管如何改变涂饰,都不能改变它将倒塌的事实。

影片开头的那场沉闷的入学典礼伴着苏格兰风笛声,结尾时孩子们的致意同样伴随着风笛,但是二者的旋律却是从刻板到激昂,似乎代表着导演的期许和对未来的相信。

一个期待英雄出现的社会是可悲的,但如果人人有了可成为英雄的自觉,就会像奥威尔在《1984》中所说,“如果你感到做人应该像做人,即使这样想不会有什么结果,但你已经把他们给打败了。”

我仍存着理想主义的浪漫,并期望这次浪漫的抗争不会永远被冠以理想主义之名。

评论
热度 ( 35 )
  1. 共4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未完待续、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