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如此广大,爱情无法填满。

[书评]短评集

网络小说居多。
一、
2018年8月14日
《天官赐福》
墨香在这本里想探讨有关选择、善恶、生死、往大了说就是人性的诸多问题。所以无数选择题被设置出来。谢怜喜欢第三条路,第三种方法,像乌庸太子那样造通天桥。他有大怜悯大慈悲,是以身饲虎的那种人,所以才有第二次主动的万剑穿心。佛教故事有了解就会发现大体探讨的问题其实还是那些永恒问题。
墨香会描述人性深处的细节,那种恶毒或无心的恶意就像巫师的锅子里的咕嘟咕嘟冒的泡泡,市井又真实。但是没人能给出解决的办法,所有的恶意都仿佛有源头可寻,所以读者只好被迫旁观,而无法像一般网络小说一样有惩恶扬善的快意和舒爽——而这就是中国戏曲小说娱乐的传统。
天官赐福淡化了感情脉络,与其说更着重描绘的是花怜cp感,不如说是一种信念——够不上信仰。“为你战死是我的荣耀”这种句子,在天官赐福的语境下是没法单纯以感情线来理解的。
反派设定稍微有点没趣,所有反派都是熟人这种套路吧……是挺没趣的。
几个闪光点:裴将军和宣姬的感情处理,剑兰的通透,最初作者的脑洞画面:破落的神殿和唯一的信徒,谢怜快成为白无相的剧情设置。本来还想说戚容和谷子,但是谷子有点道具人的嫌疑,故不提。

二、
《情书》
用一节课的时间看完《情书》
岩井俊二的文字和他的电影一样,叙事语气轻描淡写,如果文风有性格,那么《情书》就是像博子那样温柔细腻的女孩子。
“我一面佯装平静,一面想把卡片揣到兜里。然而不凑巧,我喜欢的围裙,上下没有一个兜。”
这只是一个幸福的故事而已。
“玲美对秋叶的感情,秋叶对博子的感情,博子对藤井树的感情,藤井树曾经对同名同姓的女孩的感情,以及那个女孩现在对曾经同名同姓的男孩的感情。
有一个可以想念的人,就是幸福。”
为什么它不让人感叹贵乱?
因为大家都想要幸福,但大家都不会为了幸福放弃生活,顺带把其他人的幸福搞得一团糟。可能有人会错失原本可以得到的幸福,但体面地告别总比歇斯底里地打碎好的多。
女孩最终明白曾经有过的被暗恋,而藤井树的暗恋始终还是单箭头。
当然咯,你喜欢的人碰巧喜欢你,哪有那么多童话。

三、
《山色有无》
2018年2月15日
惊艳。第一眼真的被惊艳。就像稹清醉在榻上,口齿缠绵不清,回忆他十几年来的糊涂账,越算越不清楚——他一直都是个傻的。
沈山山也好,太子爷平峦也好,小皇叔、太傅、稹家老大老二、都是山色里真真假假看不清的人影子,他们在稹小少爷周围,护他、瞒他、伤他……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稹清要皇上做他的水,他做鱼,在之前掐灭了对沈家少爷的肖想,他要沈山山圆满。太子爷要清爷圆满、稹太傅宁愿三儿子做个庄稼人。谁都想着稹清能好,他痴也好傻也罢。
但因为他痴他傻,他放不下丢不开,所以他永远没法遂谁的愿。他从没心没肺的纨绔子弟,到太子侍读,到御史台的稹大人,一直没丢下他的仁义忠孝。他妇人之仁,他遇事想逃,他没忍心对谁完全放手,却一直在伤害和被伤害中跳脱不出。
非线性叙事,回忆缀成针,在心上软肉扎。
严谨认真的写作者,架空却安在确确实实的历史里。
这种文风不讨巧的,兰花似的没香,却美极了。

四、
《唇枪》
2018年8月25日
这个世界既没那么好,这个世界也没那么坏,我们为之奋斗一把未尝不可。
——《唇枪》
百章完结。
读者依旧不知道刑鸣父亲的案子的真相,林主播自杀,唐婉第二次改嫁,那个躺在病床上一直觉得自己早已消失的腿疼的男孩子死去。
但盛域已经倒台,新药推广有了进展,被女孩指认的年老乡村教师并不是强奸犯——是因为贫穷使孩子和家庭成为撒谎者……读者知道刑鸣在最后学会妥协和退让,但仍没有对这个缺少真相的世界失望。
很久没有看到最后的“圆满”感,之前有看到最后有着饱满情绪放下的小说,一本是《月亮与六便士》,一本是《山色由无》。《唇枪》的背景是架空的电视台,是新闻界——这意味着它要触及到民生(哪怕是虚拟的),触及到真相(哪怕它不存在或永不能见光),触及钱、权、肉欲与死亡。它描绘这个架空背景的下的百态:酸腐文人气(或许他们是最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与泥潭里的光)、掌握生杀大权的掌权者、野心勃勃的新人实习生、溜须拍马察言观色的老油条、能力与颜值并存的超级官二代……以及病人、红十字、医药公司、乡村教师……
这样现实的背景决定了小说本身不能像一般的,舞台比较小的小说一样,最后抽丝剥茧解决所有问题。不如说它的题材决定了,在这个新闻已死的时代,它毫无出路。
金钱、权利、肉欲……和真相、公义、爱情。
收视率、广告效应……和舆论引导、社会担当。
它们虚无缥缈,仿佛硬币两面,却是两股紧密缠绕的尼龙线。
所有人做出退让的最好结局。这是它能做的最好结局了。

五、
《盗墓笔记》
2016年8月17日
去年八一七,我在军训,回家刷出浩浩荡荡的长白大军,情怀感动的不行。什么倒霉季播剧都是浮云。
今年八一七,老九门和电影出来,盗墓笔记的IP被抓住继续不放,钱哗哗地进了腰包。再多的情怀也死了。
感觉不是我抛弃了它,是它丢下了我。
2017年12月31日
寻你千度浪淘沙,历经沧桑悲白发。
昨晚又刷到盗笔同人,想起初中躲在被子里看《用我一生》看《突然好想你》看《临安一夜听风雨》,哭的稀里哗啦然后跑回去看原著,看到蛇沼宁姐最后一笑,看到古楼大潘一句红高粱,然后再次崩溃。
15年之后基本不敢再看盗笔相关,网剧电视剧电影游戏都还在其次,不承认对我个人而言也就不存在,也没有闲心争论明星是明星角色是角色这种无聊话题,爬墙全职也不能算全部原因,就是……怎么说,一段时期过去了,作为书粉,不再有抱团取暖的温暖,感觉自己被抛弃。
这是一种很微妙的感觉,不是你放弃了热爱本身,而是你被你所热爱的东西抛弃。
15年到现在有过很多墙头,全职es梦间集鬼怪獒龙文野……可能是年龄大了,都是“爱好”,感觉不出什么“只有这一个”的强烈归属感。其实15年只前也不是只有盗笔,RM小足球黄黑,全职也算15年之前,不知怎么,只有盗笔有归属感。
可能是那时候圈内人多(笑)
15年817之前,网剧播出,痛不欲生,817情怀爆炸,三叔see you again,之后电视剧电影,817像个笑话。
之后都不是长白山见了,是苏黎世见啦。
我怀念每天必须面对的分叉路,我怀念过去单纯美好的小幸福,爱总是让人哭,让人觉得不满足,天空很大却看不清楚,我好孤独。
当一个人开始回忆的时候,说明他老了。
每个曾经的太太都在生活里摸爬滚打,贴吧账号都和我一样几年不再有动作,LOFTER是全职的天下,时代毕竟在发展。
但三日寂静还在,磷火还在,步戏还在。在不经意间,迫使我向后看一看。
说书人合扇说从头,谁低眼,泪湿了衣袖。
2018年8月17日
像浮木。
捡着回忆。
码头塌了,港湾坏了。
When I got nothing but my aching soul.

六、
《女生徒》
2018年7月5日
#当你喜欢的小众明星一下火了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太宰治给出了答案。
你突然变得伟大了……我就不再有快乐的事。
……我觉得你就是那个天使,除了我,没有人能了解你。

太宰的社会担当。
女性的温柔是希望。
这种温情像芥川那篇少有的《橘子》,透着冷硬时代里温暖的光,也让人想起女性气质的太宰却在日本男性精神几乎全数崩塌时写出的《御伽草纸》。

七、
《格里芬士兵前哨》 小说
2017年2月1日
首先不得不说这个毫无预警的cp真是给我一吓,看得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感情线无从评价,从我的习惯来看,这种群p一样的暧昧写好了是大手,写不好是恶趣味,而显然我并不承认此文属于前者。
一开始看,也就是邵江一退//役前对于战//争的思考,或者说作者本人对其的思考并不能吸引我。我个人将柏拉图的一句令人绝望的预言奉为圭臬:“只有死者看到战//争的结束”。有关如何煽动民众,那番话也稍显单薄。巴尼克尼将军的演讲说:“今天我站在这里,不是代表我自己,我代表的是千千万万为国//家死去的士兵……”而毫无疑问,任何毫不利己的行为必然是虚伪。当然,也可以用《乌合之众》中那个普世的道理解释:群体是没有思想的,他们只需要重复重复再重复。但是一开始,我对《格里芬士兵前哨》的印象的确不大好,可能是正在看人类最伟大的传记作家茨威格的原因,网文某些方面的粗糙显得尤其突出。
然而,事实是,在得到资源的24小时内,我把这本38万字的网络小说看完了。
它有一切可以吸引人的套路,这个套路在我初中时甚至拿来指导想混网文圈的妹子。一个有诸多奇葩的有趣团队,青梅竹马爱恨情仇,迷之身世……但是有时候,梗就是可以这样玩,同样的框架,放进不同的故事里,也可以好看。
格里芬士兵前哨的故事直到写到那位作者没有写出名字的作家时才彻底吸引我。他在盛年自杀于豪华酒店,留下的遗言是他找不到家。
这位作家是茨威格。遭纳//粹驱逐,流亡英国和巴西。1942年2月22日,与第二任妻子在巴西酒店内自杀,他的回忆录《昨日的世界》在死后两年出版,最前面写着莎剧《辛白林》中的一句话:“我们命该遇到这样的时代。”
他的遗言中有这样一句话:“我的精神故乡欧罗巴亦已自我毁灭。”
某种程度上,邵江一的故乡,他认定的格里芬,早已毁灭。他以未亡人身份自居,以一个被女神轻吻过从而不被人类所接受的存在在战场上讨生活。他满足自己的最低要求,无道德或廉耻,对一切漠不关心。因为道德或廉耻建立在情感教育和归属感上,而很不幸,他都不曾拥有。
这就不像茨威格,而像加缪笔下那个局外人默而索,巧合的是,默而索的结局,也是在自我辩护。然而不是在法庭上,法庭上他没有自我辩护的权利和意愿,而是在神父面前。他厌恶神父,厌恶他甚至意识不到自己活着。他的母亲去世他却毫无悲戚,开枪打死人却无过多负罪感。但是他确确实实爱着世界,爱着生活。他的爱意并不表现在悲戚,而是他本人世界观中的在意和依恋。
邵江一的确就是这样,他常见的动作:抱膝蜷缩,是他的敏感和自我保护,他享受名字给他带来的确定感,然而他毫无责任感,他的肩上只有自己比猫还轻的生命。这种极端的无助又不需要帮助的脆弱和强大,极富魅力。
还有一个地方让人注意,就是有关一幅油画,作者描述它是辛苦的船工正艰难地拉着缆绳。推测是现实主义代表作,列宾《伏尔加河的纤夫》。这可能代表作者想表达的对政//治和战//争的控诉:小人物的辛酸和大人物的特权。就像一开始那些演讲。故事快结束的时候,原本那些被人唾弃的家伙有了特权:邵江一、老黑和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农夫盖尔先生,不知道这是不是作者出的一口恶气,或是某种嘲讽的隐喻,但如果是隐喻,何不换些人?亚力克斯,这种懂一些却又缺少彻底觉悟的人的讽刺效果可能更尖锐。
人说,人类有两种最糟糕的发明,婚姻和政///治,但是缺少它们却不行。我们对政/治的偏见可能就如陈丹青先生所说:“政//治本来是一门学问,但是我们的政//治考试是反政//治的,所以没有人尊敬它。”战//争和政//治是人类社会摆脱不掉附属品,只有死者看到战//争的结束。任何偏见都是智识上的懒惰,口号只能带来多巴胺分泌。
而文中关于社会贡献体制的讨论我很是赞同,虽然这个讨论就情节而言有些游离,甚至小宾克斯的话也有点突兀。这是阅读中出现不少的感觉,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无法用故事表达,于是脱离了故事本身。这也是我为什么如此佩服茨威格,他的思想使文字熨帖。
最后说说感情线。
不说多,因为暧昧有点多。只说个人体会,夹杂个人cp观。
邵江一的精神家园里面,其实是兰兰兹。这是我的理解。
之后,也就是在螣柏和邵江一从特丽娜出来之后,螣柏的所有表现,不管从哪一方面看,和医生之前的表现,非常相似。寡言,只与邵江一交流,有共同的回忆。进一步说,邵江一曾回忆,在那个虫窝,他与兰兰兹也曾有过与螣柏一样的经历。本来我认为这种极端情况下的感情其实只是一瞬间迸发的热情,但是多年后,那种守诺,无法撒谎。
“我果然活着,我活下来了,带着你那个该死的故事,守着你那个傻瓜承诺,爱比克·兰兰兹。”
“我一个人的肩膀,撑不起你所谓的梦。”
“我也不算人,是工具吗?”
“你背叛我?”
“你又没嫁给我,这种谴责毫无道理。”
“你们看到了,兰兰兹他太弱,万一我发疯了,他做不到杀死我……”
“后悔吗?还来得及,你应该跟过去的。每个人都有一辈子,都有一辈子无法舍弃的奢望。命运早已经将你们联系在一起,不去,真的不后悔吗?”
那猫,是兰兰兹的猫,现在,邵江一去哪,都会带着他。
他好似从未离开过一般,好似,过一会,兰兰兹就会推开那边那扇门,他一边微笑着,一边摸着那只脖颈上的猫,走过来对他说:“你的时间过得飞快,快的就像用手指拨动指针,我要是你就停下来。认真地去看,去听……”
当然cp狗就是无时无刻不在按喜好组cp,何况官配的组对方式还有点诡异呢?
总之值得看。

八、
《杀戮秀》
背景就是饥饿游戏的背景,人设也差不离:经纪人、妹妹、总策划、导演……和饥饿游戏原著小说比起来,杀戮秀的感情线显得纯粹美好,势力也单纯许多(不过是道德沦丧,性与金钱之类),所以反乌托邦的嘲讽意味很单薄(毕竟小说本身不是以这个为目的)。
当然,对网络小说本身除了喜闻乐见看得开心的过高要求都是耍流氓(笑)
双主角,第三人称,决定了内心戏着力的平均,和饥饿游戏小说第一人称视角比起来天然劣势。我至今记得饥饿游戏小说里的一段,女主角的妹妹要被关在门外,女主角在那一刻犹豫着要不要救她——她在那一瞬间觉得妹妹是个累赘(当然这么不英雄主义的一刻在电影里被改成了烂俗的在门关上的最后一刻救出妹妹)。而杀戮秀中夏天的妹妹……作为道具人,她的作用都不大,给我一种这是理所当然存在的寡淡感。倒是白敬安——或者说白林看见那个被上城虚构出的自己时那个片段显得意味深长。人们只是喜欢某人身上的一个片段,然后加以放大、夸张……神,偶像,都是被人造出来的。
被落哥一张图安利的这本,长是挺长的,于是在宿舍安心当了一天咸鱼,看完了。
啊咸鱼的生活真快乐。

评论 ( 1 )
热度 ( 109 )
  1. 共4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未完待续、 | Powered by LOFTER